石魯 山岳雪霽圖
紙本立軸
1974年作
180×91cm
題識:山為岳,雪霽添皓潔。不到華山焉為杰,奇取謂之英。
畫雪騰熱血,識者為天白。為馬良寫,石魯。
馬良評《華岳雪霽圖》
華岳雪霽圖。雪壓蒼松,橫空凌云,傲然挺立在風霜嚴寒之中,更見太華之豪杰、厚友石魯面對當時的惡勢力以筆喧瀉表其情懷,在那個歲月,先師藝創(chuàng)作受到迫害,身體受到極度摧殘,此圖時在一九七四年黃花時節(jié),于天地廬揮毫,一氣呵成,余立案頭研墨觀之,深有感慨。今日重見此圖,往事萬千。此幅神品為先師晚年代表作。
乙酉孟春,載道馬良拜識。
馬良,字行空,載道,人送雅號“畫俠”,齋號天地廬,1941年生,回族,西安市人。他是守望長安畫派的一位極具實力的中國山水畫家,古玩文博鑒賞家。現(xiàn)任陜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,陜西省長安國畫研究院院長、陜西省政治協(xié)商會議第七、第八屆委員會委員等職。
十年浩劫之時,時在西安外貿(mào)工作的馬良一身俠肝義膽,積極推動長安畫派的地位和國際聲譽,幫助當時長安地區(qū)的畫家進行出口貿(mào)易。彼時石魯、趙望云、何海霞、鄭乃珖等畫作均通過馬良征集、鑒定、評級和上報給省外貿(mào)和國防工辦。馬良曾多次冒著風險保護老一代藝術(shù)家們,并與石魯結(jié)為生死之交,忘年之交和藝術(shù)上亦師亦友的知音。石魯常對關(guān)心他的人稱道:“馬良是我最上斷頭臺的朋友,我和馬良一日不見如三秋?!?/P>
石魯與馬良交談中
石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歷盡波折。1974年初,文藝戰(zhàn)線展開的反擊“美術(shù)領(lǐng)域文藝黑線黑潮”的運動猶如狂風暴雨,席卷大江南北。石魯因為一幅倒寫的《梅》遭遇劫難,被列為十八位黑畫家之一。四月,隨著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王曼恬來到西安,關(guān)于石魯將被“處決”的傳言鬧得滿城風雨,人們對于石魯惟恐躲之不及。馬良卻冒著極大的風險將石魯秘密地轉(zhuǎn)移到他在西安西郊的住宅中躲過了大批判的歲月。整整四個月,石魯在馬良家中享受到了難得的安寧與愉悅。
石魯與馬良常常探討畫藝
由于這次運動事涉“黑畫”出口事宜,馬良也牽連審查,卻由于其特殊的回民出身和過人的氣質(zhì)肝膽幸免于難。他幫助石魯在醫(yī)院開具證明,避免下放陜南,給予藝術(shù)家許多實際上的幫助。1974年初秋,馬良接上石魯一同“出去轉(zhuǎn)轉(zhuǎn)”排憂解悶?!八猩贤赓Q(mào)公司的司機開著那唯一的一輛美式‘嘎斯’吉普車,接上石魯,直出南門而去。這時期,石魯信任的人已經(jīng)很少了,為了盡快打發(fā)那些不知趣的拜訪者,他也時不時會裝出瘋癲的樣子,逼著來人快點離去??墒菍τ隈R良卻極其信賴,馬良不去找他,他一定會去珠寶店去見馬良,馬良無疑已經(jīng)成為石魯?shù)木裰??!?/P>
二人的密切往來成為當時長安畫界的人口皆碑的美談,兩個人性格上的吻合,個性上的喧泄,時常合作流露于畫作筆墨之中。石魯曾多次詩贈馬良表達友誼。如:“回慧真本,漢智良心?!币约霸S多以“厚友”落款的詩、書、畫長卷:“回域生長風,千里一蔥籠。愿為天鞍馬,斬縛蛟和龍。愿君為真主,不到昏庸。一筆天無縫。畫點江山風生,兒孫天同?!笔敱硎尽拔医o任何人都沒有用過厚友,只有‘厚’才能表達我們的情義。我們的交情一目了然?!笔斎ナ篮?,馬良一度感情受到重創(chuàng),心灰意冷,遠離畫界,過著近十年半隱居的生活。
石魯致馬良信札
西岳華山南接秦嶺、北瞰黃渭,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。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,山高風緊,幻云化雨,來風成霜,變幻莫測,是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。作為長安畫派的理論中堅和藝術(shù)巨擘,石魯在詩、書、畫、印的綜合成就上達到了相當?shù)母叨?;在思想的深度和形式的描述上達到高度完美的和諧,在人格魅力和藝術(shù)精神上有著相當強悍的表現(xiàn)。石魯?shù)纳剿媽懕M西北大地的煙水云川,壯勢雄強的黃土高原、陡峭險峻的華山是石魯最為鐘愛的題材,他的繪畫是對于黃土地盡情的謳歌。
馬良與《山岳雪霽圖》
要是爬到華山之巔,確實會感到自我心胸為之一闊,自己也覺得高大而雄偉了……山——像華山,不外是石崖頂上有蒼松,遠眺是一馬平川的秦川,蜿蜒的河流,再有的是日出于東,月沉于西,就是這些無機和有機的形體,人們賦予多少言語??!有的引為避世絕地,有的引為雄心考驗,都各自在石崖上留下不同時代、不同感情的斧鑿痕,好像把有限的生命附在一個永恒的偉大的自然身軀上,好讓那些感情凝固成石崖一樣,于是古往今來,都貫穿著新的舊的各種管子布置在山巔似的。人們從山下穿過千尺幢、百尺峽、上天梯、蒼龍嶺,而上仰天池,嗬!真是感到雄偉了,好像自我和人們都借華山之高而高了,我們?nèi)缤悍搴退闪职愕耐Π螣o畏。
——石魯
我們在西北久了,對黃土高原的風物人情印象要深刻些。像華山,它是那么渾厚雄偉;陜北也另有風味,像洪水剛剛沖刷了的大地??磻T綠洲景觀的人,會覺得它太干枯了,但它有它的美。大自然給我們許多啟發(fā),古人如荊浩、關(guān)仝,也找到了雄渾的特色。我們覺得要重視生活,還要重視傳統(tǒng),而首先要生活。知道古人如何在生活中取法,會給我們?nèi)》ㄒ詥l(fā)。華山?jīng)]有變,看華山的人變了,感覺不同了,表現(xiàn)方法也會不一樣。過去的人畫華山,成為出世的東西。今人畫華山,覺其雄偉,有永垂宇宙之感。遇到這種情況,生活給我們提出了新問題,我們就會感到傳統(tǒng)畫法有些無能為力,需要創(chuàng)造新的方法。當然也可以用古人的方法畫華山,但不能表現(xiàn)自己的感受。因此,對待傳統(tǒng)要活用。比如表現(xiàn)陜北黃土高原,古人的皴法沒有合適的,這就要研究皴法的來源,在自然中尋找新的皴法,以自然的結(jié)構(gòu)特點來提煉。
——石魯
石魯家屬開具的鑒定證書
1974年清明黃花時節(jié),“厚友”馬良之天地廬中,馬良研墨,石魯盡情揮毫,作十五平尺《山岳雪霽圖》。連理巨松盤亙而上,參天蔽日?!八L華山意筆刻畫,刀鑿斧劈,沒骨減像,積墨為雄,是石魯后期山水畫獨特的大寫意風格……文字(題款)內(nèi)容以皓潔告白,以雪騰熱血明志,石魯以其獨有硬瘦金書體書寫,字字精氣健朗,結(jié)體嚴謹。整幅作品畫意字工,雄厚挺秀,細針扛鼎,堪為罕見之大幅精品?!保覍僬J證編號022《石魯作品真跡簽定書》)?!白怨湃A山一條路”,華山險峻,錚錚鐵骨,直上直下。石魯以簡括老辣的筆法、墨法,以北宋范寬堂堂大山構(gòu)圖方式的古風,將畫面中的山體恣意放縱地涂沫出來。遠處卓立的華山,空曠的林亭。以巨松作為畫面主體,大雪壓松,巍然醒目,構(gòu)圖謀篇之險絕,非豪放奇崛的石魯不能騰挪駕馭。
此時的石魯失落感強烈,精神瀕臨崩潰。1971-1973年文藝界剛有一點起色,許多像石魯那樣的老畫家處境稍有好轉(zhuǎn),畫家的枷鎖雖未解脫,卻開始受到國家重用,外貿(mào)局每年依靠這些畫家的作品給國家換回不少外匯。可是年初掀起的“反黑畫回潮運動”,卻把藝術(shù)家們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澆滅了。石魯以手中畫筆,不畏惡劣的形勢,喧瀉內(nèi)心奇崛傲岸的情懷,抒寫冰霜之操。也是他克服艱辛、迎難而上的真性情的生動寫照。